在义井镇高山深凹之处,绿树掩映之中,有一处因多年河水冲刷形成的险峻河滩,它就是老石峡。老石峡是滏阳河的主支流,后依托其地形特点和自然水面,因地制宜、顺势而为,修建了老石峡湿地公园,人称峰峰“小九寨”。 “石峡归来不看水”,是对老石峡景色真实的诠释。近日,随着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上游段拦蓄水工程的建成投用,老石峡又焕发出往日生机。此时老石峡瀑布初丰,像是一位儒雅的君子。水流从高处缓缓流下,仔细地探听着大地的脉搏。但仔细洞察你又会发现,它的每一次飞跃,每一次坠落,都在含蓄中隐藏了一点狂野,那压抑着的激情渐渐显露,迸溅出最有力的水花。 人间四月春将尽,青山秀水入夏来。行走在山水间,阳光和煦,碧空如洗,水波不兴,怪石上的绿叶抽出石面,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,与周围的苍翠绿树交相辉映,尽情地释放着生机盎然的季节。此刻,随处找一石头休憩,让身体慢下来,坐卧站立,皆可治愈每一个细胞的疲惫,放松与放空,与自然为邻,在自然中融入自然诗意,在游玩中留下欢声笑语。 天然氧吧——万亩秀林 “似锦嫣红盈媚眼,幽香淡淡逗蜂癫”。樱花盛开、海棠始华、桃杏柳青,每到这时峰峰万亩秀林的风情就藏不住了。 花开万物锦绣时,正是樱花当令。暮春,来一场与樱花的浪漫的邂逅,那一簇簇黛粉花儿在枝头轻轻摇曳,层层叠叠,令人沉醉不已,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。一阵微风拂过,绽放枝头的樱花缓缓旋转飘落,调皮的花瓣从树上溜了下来,落在游人们的脸上、发间、肩上,给世间换上了一层柔美的春装。 “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”。9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,北宋诗人苏轼用一首诗将海棠的美永远留在后人的记忆中。900年后的今天,我们在万亩秀林,与西府海棠、垂丝海棠、北美海棠共约,再赏它们姹紫嫣红、吐露着迷人的芬芳。 天色撩起云朵的红颜,鸟语花香唤醒了万物的萌动。行走其间,听雁鸣雀歌,看榆叶梅在轻风中翩翩飞落,渲染五月的温情。这时,不自觉地深呼吸,感受落花带来的无限美好,期待着五月天。 新打卡地——切花基地 五月一到,看花、拍花、买花便都成了正经事。社交网络上,鲜花更是受到年轻人的大力追捧,鲜花拍照、鲜花盲盒等关键词频上热搜,好像成了一种诗意生活的新秘诀。一束美丽的鲜花,是如何从产区被采摘,经过交易,运送到我们手中,仍然保持其“鲜”的属性? 走进义井鲜切花基地,漫山遍野的芍药长势喜人。远观,青翠欲滴的叶片相触于风中,芙蓉出水般的花朵相交于蓝天白云之下。万亩芍药花海,于远离繁华处默然绽放,独自幽香,融艳丽容颜与清雅气质于一身,引得众多爱美之人慕名而至。在一望无际的眼波尽头,你才发现,芍药开在了我们的眉间心上。 近赏,每一丛芍药都有各自的倔强,大片层叠有致的花瓣犹如潋滟的红波荡漾着时节交替的寂然,微风拂过,轻浅的幽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,沁人心脾,轻闭双眸间,一切心中挂碍瞬间忘却,你会流连于这片花海,久久不忍离去。人们大概就是被花的美丽所吸引,才会开始思考如何让它变得更美。在这里,每天有近4万余支鲜切花经过人工分拣、清洗、包装、冷藏发往全国各地。 红色旅游——山底地道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,铭记中华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是我们内心最坚定的信念。多年前,英勇智慧的山底人民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挖掘出了户户相通、村村相连,能隐蔽、转移,可防火、防水的地下交通网络——地道,筑起了抗击敌寇的坚固堡垒。 被称作"地下长城"的地道网,因其拥有地下、地面和空中一套完整的立体式作战系统,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日本侵略军进行战斗的重要依托 。自此,山底地道在中华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成为中华儿女争相参观研学的重要红色基地。 如今,勇于开拓,善于传承的山底村民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,将继续修复升级地道红色旅游设施,利用闲置空地建设红色景点少年军校,将旅游业与闲置民房进行合理化运用,让民居变民宿、传统文化变主题演绎,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红色旅游业态,让红色文化代代传承,让红色精神永耀光芒。 |